一、初次哺乳需盡早
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半小時內就可讓母親喂奶,這樣可防止新生兒低血糖,孩子吸吮乳頭還可刺激母體分泌乳汁。由于新生兒盡早地吸吮了母親的乳頭,這樣可使母親體內產生更多的催產素和泌乳素,可增強母親的子宮收縮,減少產后出血。
新生兒早開奶可得到母親的初乳。產后至5~7天內母親乳房分泌的乳汁稱初乳,它呈蛋黃色、質稠、量少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脂肪較少,有大量的分泌型IgA和吞噬細胞、粒細胞、淋巴細胞,有助于增進新生兒呼吸道及消化道防御病菌入侵的能力,提高嬰兒的抵抗力。
二、母嬰同室,哺乳更科學
所謂母嬰同室,是指母親和嬰兒長時間一起相處,最長分離時間不超過一小時。母乳喂養不同于配方奶粉喂養,不需要強調必須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后為嬰兒進行哺乳。母乳喂養更尊重母親與嬰兒的意愿,按他們的需要來進行哺乳。如果嬰兒饑餓,或是母親乳房脹滿,便可以進行哺乳。這樣的哺乳方式會使嬰兒感到安全和滿足,而母親產生的乳汁可以盡快排空,對于母親乳腺的健康和保證乳汁的分泌有很大好處。
三、頻繁吸吮,使乳汁不斷分泌
嬰兒在初生的一段時期,對母親乳頭的偏愛可見一斑。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吸吮母親的乳頭,這也是在暗示自己已陷入饑餓狀態。嬰兒吮吸越早越勤,母親的乳汁就會分泌得越多。在乳汁的生成過程中,泌乳素和催產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嬰兒對母親乳腺的吮吸可刺激大腦,向血液中釋放泌乳素,泌乳素使乳腺腺泡細胞自血液里吸收水和養分,生成乳汁。而當嬰兒吮吸、覺醒和哭鬧時,大腦可向血液中分泌催產素,使乳腺腺泡周圍的肌肉細胞收縮,驅出乳汁供嬰兒食用。
此外,乳房中生成的乳汁不斷地被排空,也是刺激產奶的一個方法,乳汁不斷地消耗,母親的大腦會下達指令使乳房再度充盈。